蒲河校区图书馆
崇山校区图书馆
辽宁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48年。由原东北财经学院图书馆、沈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现有馆舍总面积41869平方米,由崇山校区、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三个分馆组成,其中崇山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8470 平方米,蒲河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
图书馆内设有基藏书库、文献借阅室、中文期刊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古籍阅览室、教师研究室、读者研究室、电子阅览室等,共有阅览座位2676个。现有馆藏总量240余万册,其中中文图书190余万册,外文图书23万册,中文期刊4500余种,外文期刊1500余种。馆藏纸本文献涵盖文、史、哲、经、法、外、艺、理、工、管等多个学科。现有电子文献引进数据库50余个,自建数据库10余个,中文全文电子期刊10000余种,西文电子期刊8000余种。现有各类用途计算机250余台、网络服务器15台, NetApp 90TB光纤磁盘阵列一组。馆内使用MELINETS II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可实现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联机编目、资源共享。同时,图书馆还为全省各个高校提供部分数据库的镜像服务。是辽宁省内重要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中心之一。
图书馆已经形成以图书外借、书刊阅览、信息咨询、网络服务、文献检索、馆际互借等环节构成的现代化服务管理体系。实行藏、借、阅、检合一、全天候开馆全方位开架的服务模式。实现了两个校区跨区域的文献通借通还,以及数字资源的共享服务。
图书馆重视数字化资源的引进、建设和利用。已引进的数字化资源有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各类型索引、以及各学科世界知名出版社及协学会数据库,如Elsevier Science 全文电子期刊、SCI、德国Springer出版集团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美国物理学会APS数据库等多种数字资源。同时图书馆还有多个自建数据库。在校园网范围内,用户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数字化资源,在校园网范围外,用户可通过VPN利用这些数字化资源。
图书馆重视古文献和特色文献的收藏与整理。现有古籍14万余册;其中善本书500余种,7000余册;稿本20余种,抄本110余种,其中《国家古籍善本书目》收录150余种,2500余册,已入选《中国珍贵古籍名录》12部,入选《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92部。现已形成以清代为重点,上承明代、下迄民国的古籍藏书特色,是辽沈地区清史及满族文化研究的文献资源基地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我馆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合作,实现古籍文献的联机编目,并可以向CALIS提交原编记录。2012年“学苑汲古”平台正式开通,实现全国高校范围内的古籍文献资源共享,古文献传递服务,古文献馆际互借正式开展。特色文献涵盖馆藏新古籍1万余册、民国旧书4万余册、民国资料千余册、满铁图书资料2千余册及港台图书7千余册。我校图书馆是教育部指定的《中华再造善本》受赠馆,同时引进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建设项目“民国籍粹”成果《民国籍粹》系列图书,完善了我馆古文献及民国时期文献收藏体系,也满足了广大师生对特定时期文献的需求。于2009年,我馆荣获“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及“辽宁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殊荣。
图书馆于2002年5月被联合国出版署指定为“全托存”性质的“联合国文件托存图书馆(United Nations Depository Libraries,又称联合国馆藏图书馆)”。这使我馆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首家联合国认定的资料收藏图书馆,成为国际关系、国际法、国际事务研究的文献情报中心。承担为东北地区的学者及相关人员无偿提供联合国文献信息服务。
辽宁大学图书馆现为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委员馆、辽宁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及常委馆、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馆、辽宁省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辽宁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均设在辽宁大学图书馆。
1、图书馆网站: lib.lnu.edu.cn
2、图书馆新浪官方微博 : http://weibo.com/lnulib
3、图书馆官方微信平台 微信号:lnul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