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历史学部为2021年12月在原历史学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下设历史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和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学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9%。学部现拥有历史学、考古学和档案学3个本科专业;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文物与博物馆和图书情报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律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历史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部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其他部委横向委托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各类科学研究项目百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以及工具书数百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千余篇。学部现有辽宁大学历史博物馆以及辽宁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红山文化遗产研究重点实验室、沈阳市档案文化研究中心等各类科研中心和平台,依托这些平台,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辽宁大学1953年成立历史系,发展到如今的历史学部已培养学生数万人。现有在校学生775人,其中研究生367人,本科生408人。实行学部制是秉承立德树人宗旨、适应高校新一轮综合改革以及新文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各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拓宽通识教育路径,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良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史学类人才,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学部毕业生适应面广,深造和求职的选择余地很大,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国家行政机构、科研院所、企事业等单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专业设于历史学部历史学院,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制4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研究方法,具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和全球视野,将史学“求真”与“致用”相统一,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历史文献、世界历史文献等。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各级党政机关、各类院校、各类企业等,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辽宁大学历史系始建于1953年,历史学院是辽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优势学院之一,形成了唐宋史、辽金史、清史、奉系军阀史、近代东亚关系史、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英美近现代政治与经济史等稳定的学科方向。承担过清史稿大词典、国家东北边疆史地工程、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依托辽宁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等平台,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曾多次举办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分别邀请美、日、俄、韩等国以及国内知名学者来院讲学,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考古学专业
考古学专业设于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学制4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基本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历史学、人类学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考古学通论、考古学导论、史前考古、历史时期考古、田野考古学、考古学史、文化遗产概论、体质人类学、考古技术与方法等。专业报考要求:无色盲色弱,身体能适应野外学习。毕业生去向主要为文物、公安、法院、海关等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从事考古、文物鉴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方面工作。
辽宁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考古学课程的十余所高校之一,始于1972年,2014年正式招收考古学专业本科生。考古文博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田野考古工作能力的培养,2015年以来,通过承担国家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和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培养考古学专业本科生的相关能力。学院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目标,拥有省级辽宁红山文化遗产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东北古代民族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平台。2016年获得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团体领队资质,是辽宁省唯一一所拥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质的高校。学院以真实问题为导向,立足地方,与10余家文博单位合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政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服务文化事业、产业创新发展。
档案学专业
档案学专业设于历史学部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属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是旨在对文件从其形成之初到最终被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守护国家、社会和组织的记忆,满足人们的信息和知识需求的专业。本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系统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工作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档案学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档案管理学、中国档案史、电子文件管理、文书学、企业档案管理、档案学概论、档案保护技术、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等。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专业档案机构等,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
档案学专业于1980年获批,1981年首次招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设立档案学专业的省属高校之一。档案学专业是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设有专门实验室,开设档案保护技术、档案信息复制技术等实验课程,拥有省级精品课程《档案保护技术学》和省一流课程《电子文件管理》,主办中国档案学界唯一的学术集刊《中国档案研究》。学院自专业建立起始终持续不断地进行教材建设,1987年出版第一本教材,至今已自编出版教材30余部,其中主编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规划出版1套新体系档案学系列规范教材、1部国内仅有的专业实验教材等,教材建设数量、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现有沈阳市档案文化研究中心等沈阳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中国档案文化研究中心、大数据与电子文件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平台。曾多次举办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特别是全国高校青年档案学者学术论坛已经举办8届、东北地区档案学术研讨会已经举办3届,在全国档案学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